今年以来,巷道镇紧盯组织引领、一网统管、常态走访、定期说事、“码”上响应、接诉即办六个方面,着力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制机制,全力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,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 聚焦组织引领,画好乡村治理“同心圆”。充分发挥镇党委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“龙头”作用,整合党群组织、部门单位、社会群体、代表委员等多方力量,形成党政主导、部门共管、群团共建、社会参与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。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,大力开展星级争创活动,评定五星级标准化党支部6个、四星级7个,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。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管理,发挥头雁领阵作用,选举“一肩挑”村干部23名,选聘大专以上专职化村干部13名,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人,结成导师帮带对子47对,近两年来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75名,为乡村治理保障精锐力量。优化产业壮大集体经济,拓展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,建成党群共富产业区37个,通过“土地运营”“村企联建”“产业联合党委”“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”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,为乡村治理提供重要保障。 建立“一网统管”、构建沉底到边“一张网”。整合镇村各类人员、社会力量,将全镇25个行政村划分为28个网格,配备专职网格员28名。发挥党员联系户作用,每名党员联系户联系10户左右群众,通过党员联系户挂牌、划分责任区等,推动网格覆盖每户群众。开展“三官一师”进网格活动,选派县法院法官、县检察院检察官、县法律援助中心律师、巷道派出所警官联系包抓各村网格,每周下沉网格工作时间不少于4小时,协助开展法治宣传咨询、治安隐患排查、矛盾纠纷调处等活动。 坚持常态走访、做好精准服务“大文章”。结合“三抓三促”行动、党性实践活动,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常态化进村入户,及时化解和收集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积极动员党员、网格员和志愿者等力量,开展新时代文明志愿活动,与空巢老人、留守儿童、残疾群众等结成“对子”,平时经常走访慰问、解决实际问题,应急时开展“敲门响铃”、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上门服务。 开展定期说事,下好民事民办“一盘棋”。全面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村级重大事项定期在支委会、两委会、党员大会、村民大会上讨论决议,实现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议,民事民决,充分激发村民在治理中的主人翁意识。各村依托“乡贤议事会”“道德评议会”等民主议事组织,围绕民生实事、邻里纠纷、家庭矛盾等“关键小事”,鼓励群众发起议题、开展议事。至目前,开展协商议事26次,办结率%。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,加大移风易俗力度,实施婚丧嫁娶革新行动,破除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,倡导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。 创新“码”上响应,打好“指尖办理”攻坚战。深化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充分发挥热线、一体化政务服务、“甘快办”APP、“张掖E点通”等平台信息收集作用,帮办代办便民服务事项,把“方便”送到群众家门口。按照“一村一群”“一社一群”“一户一人”原则,全覆盖建立“村民
|